中国智慧“圈粉”东盟“Z世代”
【东盟专线】中国智慧“圈粉”东盟“Z世代”
中新社桂林7月9日电 题:中国智慧“圈粉”东盟“Z世代”
作者 陈秋霞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个‘赢’字就包含了‘亡’‘口’‘月’‘贝’‘凡’五个字,代表着赢家必备的五大要素。汉字的一笔一画都能体现着中国人的智慧,很有意思,值得研究。”广西师范大学越南籍留学生阮官尚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阮官尚出生于2001年,他的童年是伴随中国电视剧《西游记》度过的。因热爱中国文化,阮官尚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愿学医,而是选择到中国学习汉语,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翻译官。经过三年学习,阮官尚的汉语已说得十分顺溜,“强将手下无弱兵”“流连忘返”“熟能生巧”等中国俗语和成语他张口就来。
“来中国之后,我发现中国有很多经验值得越南学习借鉴。比如,我认为当前大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极其必要的,中国是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其经验值得借鉴。”阮官尚说。
近日,广西民族大学缅甸籍留学生林德伟与来自东盟国家的青年代表一起走进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参观游览享有“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美誉的灵渠,被其富有魅力的文化历史深深吸引。
“中国人在两千多年前就修建了灵渠,利用陡门、大小天平人字坝等技术,保证航行通畅和自动泄洪。两千多年过去了,灵渠的功能还保存完好,中国人的智慧让人佩服。”林德伟说。
林德伟出生于1999年,五岁就开始学习中文,九岁那年第一次到中国探亲,由此萌生到中国留学的想法。在中国和东盟交往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她获得奖学金在中国完成大学本科学业,目前正在广西民族大学攻读硕士。林德伟还帮助妹妹申请到中国上大学,并带其母亲来到中国治病。
十余年来,林德伟到过北京、福建、云南、广西,亲眼见到了长城和故宫,认识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也看到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我身边还有一些人不知道中国发生的变化。我很想让他们亲自来看一看。”林德伟说。
“在中国生活,出门不带钱包,用手机支付就能付款,太方便了。”广西师范大学印尼籍留学生宋拉拉同样被中国智慧“圈粉”,对于中国文化她更是充满热爱。“我很喜欢中国结和剪纸,我常常观看视频、电视剧、电影,在社交平台上学习中国文化,希望能更深入了解中国。”
作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广西是东盟国家学生赴中国留学的热门省份之一。不少东盟青年来到广西求学追梦,演绎多彩人生,并成为中国和东盟交流的使者,在促进中国—东盟民众相知相亲中贡献青春力量。(完)
关键词:
下一篇:最后一页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
-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
-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